您可以输入30
您所在的位置:
8月商品房销售降幅收窄,一线城市房价环比微涨
 

  9月16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70城房价指数。8月70城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下降城市个数有所增加,各线城市涨幅回落或降幅扩大。

  具体来看,8月50城新房价格环比下降,56城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,新房和二手房价格下降城市数量较上月分别增加10个和5个。

  8月一线城市新房环比微涨,涨幅回落,二手房由上涨转为持平,二三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由涨转降或降幅扩大。同比情况亦有类似特征。

  销售数据也是考察市场情况的重要指标。较1-7月,1-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降幅均有不同程度收窄。

  9月16日,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、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今年以来,各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定位,因城施策,用好政策工具箱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压实责任,保交楼稳民生,效果在逐步显现。

 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表示,随着中央持续释放积极信号,地方“一城一策”用好政策工具箱,多地积极探索保交楼措施并设立纾困基金,加之进入“金九银十”传统旺季,市场信心有望获得提升。

  一线城市房价环比微涨

  8月仍处传统销售淡季。相较7月,8月70城房价指数降幅有所扩大,新房价格指数环比从7月下降0.11%,扩大到下降0.27%;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由7月下降0.21%,扩至下降0.35%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下降城市也有所增加。

 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,8月,地方政府政策出台频次整体趋向平稳,在购房者预期偏弱及传统销售淡季等因素综合影响下,全国地产市场活跃度仍然不高。

 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,七八月份以来,全国疫情在局部时有发生,对部分地区的购房者线下看房和交易带来影响,也是房价指数下降的原因之一。

  相对而言,二手房价格表现相对弱,二手房价格指数降幅大于新房、房价下降城市数量多于新房。

  这种特征在二三线城市表现更加明显。以8月三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变化为例,8月三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销售价格分别下降0.4%和0.5%,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.1和0.2个百分点。

  在房价继续调整的大环境下,部分重点、热点城市房价韧性渐显。一线城市8月新房价格环比涨幅有所回落,仍上涨0.1%,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由上月上涨0.2%转为持平;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.8%和0.8%,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.3和0.1个百分点。

  另外,8月共19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,以上海、北京、南京、杭州、成都、银川、宁波、合肥、青岛、长沙等重点和热点一二线城市为主,上海涨幅最高,为0.6%。

  二手房情况类似,8月共13城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,包括南京、上海、成都、昆明、贵阳、大理、北京、合肥、长沙等,其中南京涨幅最大,为0.7%。

  李宇嘉认为,近期热点城市中心区高价盘成交明显回升,在新开工、供应持续下降的情况下,中心区新盘较少,受疫情影响小的中高收入人群,购买力仍旧强劲,中心区高价盘热卖。

  前8月商品房销售降幅收窄

  中指监测发现,今年以来,全国已有超250个城市和地区优化调整政策超700次,4-6月各地政策密集出台,7-8月各地新政节奏有所放缓。

  7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,因城施策用好用足政策工具箱。8月24日召开的国常会明确,允许地方“一城一策”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,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。叠加8月22日,央行5年期以上LPR再次下调15个基点,进一步释放积极信号,修复市场信心。

  付凌晖认为,政策效果在逐步显现,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。

  一是市场销售降幅收窄。1-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3%,降幅比1-7月收窄了0.1个百分点。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7.9%,降幅收窄0.9个百分点。其中,中小户型住宅销售降幅收窄幅度更大一些。

  二是房地产续建项目投资保持增长。地方保交楼稳步推进,效果逐步显现。1-8月施工期超过2年即将步入交付阶段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增速比1-7月有所加快。

  三是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降幅收窄。1-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5%,降幅比1-7月收窄0.4个百分点。

  李宇嘉认为,1-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跌幅和销售金额跌幅均较1-7月有所收窄,单月同比收窄趋势更明显,也有去年8月同比跌幅较大,导致较低的基数的原因。

  付凌晖指出,尽管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,但是也要看到,整个房地产市场仍然还处在下行过程中,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。1-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.4%,降幅比上个月扩大了1个百分点。

  “从销售方面改善传导到房地产投资生产方面,仍然需要一个过程。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,仍然还要继续付出努力。”付凌晖说。

  (工行网站特约作者:李莎)

  文章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

  注: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,据此投资风险自负。

(2022-09-19)
【关闭窗口】